
2016年1月19日,農業部南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召開農業部財政專項“南海漁業資源調查與評估”專題座談會,總結2015年度工作進展和成績,研討2016年工作計劃方案。重點實驗室學委副主任、南海水產研究所所長江世貴,重點實驗室主任、南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李純厚和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及該項目組成員等30多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南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李來好主持。
會議全面總結了該項目2015年4個航次漁業綜合調查工作。自3月13日第1航次啟航,到2016年1月上旬第4航次返航,采用“南鋒”號專業調查船和燈光罩網漁船相結合的方式,累計開展包括漁業資源、漁場環境要素、漁場生物要素等6個方面的海上調查共117天,航程5950海里,取得了日本烏魴等大宗魚類資源的新發現、科學評估南海外海漁業資源種類組成、主群落結構及生物量等系列科研成果。這4個航次是繼2013年完成南沙海域4個航次調查任務,2014年完成中沙、西沙海域4個航次調查任務后,完成的又一次大規模調查,標志著重點實驗室對我國南海外海傳統疆界線內200多萬平方公里海域(涵括南沙海域、中西沙海域和北部外海海域等)的新一輪漁業資源摸底調查工作的全面完成,為下一步開展重點漁場驗證及探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會議還對該項目2016年工作計劃和調查方案進行了熱烈研討。與會領導和專家結合2015年度4個航次調查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紛紛發表意見和看法,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建議。江世貴所長明確要求,該項目2016年計劃及后續工作一定要緊緊圍繞專項目標,制定好分年度任務和下一階段重點任務,在確定目標指引下更加注重細節,一步一個腳印,把專項的調查和研究工作做好做實,為加快推進南海漁業資源開發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