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7日,廣東水產學會在廣州組織專家對由農業農村部南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牽頭承擔的“卵形鯧鲹配合飼料研究與應用”項目進行科技成果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目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評價委員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學林浩然教授任組長,和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吳灶和教授、華南師范大學王安利教授、廣東海洋大學譚北平教授、廣州大學舒琥教授、珠江水產研究所謝駿研究員、華南農業大學潘慶教授等共7位專家組成。南海所副所長李來好、科研處處長邱麗華以及項目負責人林黑著等參加了成果評價會。
該項目成果由農業農村部南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南海水產研究所、深圳試驗基地、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海洋與漁業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完成,對卵形鯧鲹必需氨基酸、高不飽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需求、飼料添加劑和魚粉替代等進行了系統研究,開展了9種飼料添加劑對卵形鯧鲹生長影響研究;出版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24篇(其中SCI收錄期刊19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件、實用新型專利4件,制定企業標準、技術規范各1項,培養博士后1名、碩士研究生7名。
該項目先后開發了功能性飼料配方6個,飼料降低了卵形鯧鲹飼料中的魚粉用量40%;卵形鯧鲹配合飼料近五年來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在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省份累計推廣8萬噸,產值7.1億元,為建立卵形鯧鲹健康養殖模式,促進我國卵形鯧鲹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和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