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農業部南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主持承擔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項目——“中國-東盟現代海洋漁業技術合作及產業化開發示范”召開中期工作會。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科技與交流合作處處長陳文、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對外協調處副處長劉家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國際合作處呂海燕博士等到會指導,重點實驗室學委會副主任、南海所所長江世貴出席會議并講話,南海所科研處處長邱麗華主持會議。
會上,重點實驗室張家松研究員代表項目組匯報了該項目整體實施情況,包括中國-東盟海洋生物活體種質資源庫構建和開發利用、中國-東盟海洋漁業養殖新技術開發與推廣示范、中國-東盟高校研究所學術交流、中國-東盟海洋漁業技術交流、中國-東盟海洋生物和養殖技術信息數據共享平臺構建等方面工作取得的重要進展和主要成果,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和采取的措施,提出了2018年工作計劃。南海所財務處處長黃振環對該項目實施進度與資金使用進度相匹配、經費規范使用和管理、預算執行與調整、財務核算等方面情況進行了釋疑和解答。該項目國內各參加單位分別匯報了2017年度工作進展及2018年工作計劃,并就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改進措施等進行了熱烈討論。
陳文處長、劉家麗副處長、江世貴所長先后講話,對該項目執行情況給予肯定并提出指導意見。陳文指出,該項目下一步要進一步突出技術應用與示范,強化對外合作研究,發揮優勢、體現特色,提煉成果與亮點,不斷擴大廣東在東盟海洋漁業領域的技術影響力。劉家麗強調,該項目實施要更加緊密圍繞國家政策和對外合作國家的實際需求,立足項目設置初衷,按要求進一步做好項目進展情況匯總和后期績效考評等工作。江世貴表示,2018年是該項目任務攻堅年,也是出成果出亮點的一年,相信項目任務各承擔單位在相關主管部門指導下,嚴管理、抓落實、重實效,齊心協力,一定能完成項目既定任務,實現項目預期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