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發起、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牽頭組建的“南海漁業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海南三亞召開成立大會。“聯盟”以全面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科技支撐為己任,聚焦打造水產種業南繁硅谷、發展深藍漁業主戰場、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的先行示范區、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橋頭堡、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支點。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張文副巡視員,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江開勇副巡視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學林浩然教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小虎,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三沙市等有關領導及56個聯盟成員單位代表共120多人參加了大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所長江世貴主持大會。
江開勇副巡視員指出,南海生物儲量巨大,是提供優質蛋白戰略資源的藍色糧倉,是打造水產“南繁硅谷”的理想基地,對實現我國“藏糧于海”戰略、保障國家食物安全意義重大。推進南海漁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特別是要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希望“聯盟”聚焦產業需求,瞄準南海資源養護與利用、特色水產養殖綠色發展、漁業國際合作等,有效整合優勢科技資源,搭建多學科協同、科企緊密協作、科技創新上中下游銜接的平臺,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持續提升科技服務南海漁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張文副巡視員指出,成立南海漁業科技創新聯盟,是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海洋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也是創新機制、合力推進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南海漁業科技創新聯盟要明確建立的宗旨和目標,聯盟成員要有共同的使命、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利益;要明確聯盟的任務,集中力量、突出重點,切實通過機制的創新,解決資源碎片化的問題,解決漁業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脫節的問題;要創新聯盟的運行機制,有效引導不同學科交叉融合、集成創新,改變碎片化的科技創新和供給方式,形成一體化綜合技術解決方案。
王小虎院長指出,南海漁業科技創新聯盟的成立,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政產學研”合作、推進南海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充分發揮聯盟的引領帶頭作用,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和發揮聯盟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把聯盟建設成為全面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建設成為在南海漁業健康發展主戰場建功立業的重要平臺。要圍繞南海現代漁業發展的重大需求,著眼國際漁業科技前沿,充分發揮聯盟對南海漁業科技進步的引領作用。要堅持產業導向,面向市場需求,充分發揮聯盟“集團軍式”作戰優勢,打造南海漁業振興的“新樣板”。
大會通過了《南海漁業科技創新聯盟章程》,成立了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為理事長單位的首屆理事會,舉行了聯盟單位代表簽約儀式。大會還特邀南海水產研究所所長江世貴研究員、副所長李純厚研究員,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所長徐皓研究員、廣東恒興集團副總裁王建紅等專家分別圍繞我國水產種業、現代化海洋牧場、深藍漁業科技、國際漁業合作等做了主題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