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2018年工作要點
一、工作思路
積極響應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關于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號召,深入貫徹創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注重質量安全與綠色發展,統籌推進水產品粗加工、精深加工及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加強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制度、加強宣傳與資源整合,進一步強化水產品加工技術成果轉化,構建“產學研”有機融合的水產品加工業創新體系,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為推動水產品加工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重點工作
(一)體系運行管理
1.制度建設。完善研發體系分中心考核辦法、分中心認定辦法;召開研發體系2018年年度工作會議;組建成立研發體系青年工作委員會。
2.優化結構。為滿足水產品加工業格局變化與創新發展需要,繼續完善水產品加工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開展研發專業分中心補選工作,鼓勵企業與科技支撐單位(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聯合申報分中心,對不符合要求的分中心啟動淘汰機制。
3.加強宣傳。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網頁改版,實現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信息發布、科研成果宣傳與展示、技術需求對接與推廣等功能,探討搭建基于新型自媒體形式(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的國家研發體系內部動態信息共享平臺。
4.評優工作。開展首屆國家水產品加工綠色創新發展科技成果與國家水產品加工優秀青年人才評選工作。
(二)科技創新推廣
1.成果征集。征集一批成熟適用、綠色水產品加工綜合利用技術成果與裝備,開展宣傳推介工作。
2.成果推廣。舉辦2018年全國水產品加工科技創新推廣活動,促進水產品研發體系科研成果轉化、示范與推廣。
3.學術交流。在2018年年度工作會議開展水產品加工、貯藏與質量安全技術專題學術交流;在2018年全國水產品加工與貿易大會中開展水產品加工研發體系優秀青年人才學術交流活動。
(三)其他工作
1.開展淡水魚加工技術與產業發展需求對接活動
擬于2018年5月下旬,聯合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與國家大宗淡水魚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武漢)等單位在武漢召開淡水魚加工技術與產業發展需求對接會議。擬邀請國內從事水產品加工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及行業主管部門等人員,共同分析我國淡水魚加工業的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發布相關技術需求,進行技術對接,實現成果轉化,以推進我國淡水魚加工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2、完成《水產品學生餐生產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制定工作
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本年度將聯合青島福生食品有限公司、云南新海豐水產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泰祥食品有限公司等水產品加工企業共同參與起草本標準。計劃于5月中旬完成該標準征求意見稿,隨后進行標準征求意見,并計劃于8月上旬形成標準送審稿后召開團體標準審定會對本標準進行審定。
3. 開展2018年全國水產品加工與貿易大會籌備工作
為有效促進水產品研發體系科研成果轉化、示范與推廣,推動我國水產品加工產業發展,擬定于本年度聯合中國水產學會水產品加工分會、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與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水產品加工分技術委員會共同召開2018年全國水產品加工與貿易大會。會議擬邀請水產品加工、貿易領域知名專家做主題報告,涵蓋水產品加工產業及貿易發展分析、國內外市場對接、貿易形勢分析、新產品展示分享、新裝備及自動化方面新技術、新成果發布以及建設生態友好型水產品加工業探討等。
會議召開前擬開展首屆國家水產品加工綠色創新發展科技成果與國家水產品加工優秀青年人才評選活動,并于大會期間舉辦頒獎儀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執行落實。國家中心與各分中心要加強團結協作,圍繞重點工作,明確任務分工、時間表和責任人,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工作,切實抓好落實。
(二)加強溝通協調。加強國家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各中心日常工作中的溝通協作,國家中心及專業分中心按照工作總體部署和要求,統一思想,密切合作,確保體系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三)加強學習調研。體系各單位要圍繞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技術推廣等重點工作加強理論學習和實地調研,為創新體系管理建言獻策。
(四)加強人才培養。要充分調動青年科技人才參加體系工作的積極性,強化奉獻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一批高素質優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