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6日,廣東水產學會組織專家,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花鱸基因資源評價與遺傳育種創新團隊開展的花鱸深水網箱養殖效果進行中期測評,結果顯示深水網箱養殖花鱸的肌肉品質更好。測評專家組由中山大學張勇教授、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吳灶和教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王廣軍研究員等專家組成。
測評專家組認真聽取了該團隊首席、南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邱麗華博士關于深水網箱養殖花鱸階段性成果的匯報,實地核查了養殖生產記錄,現場開展了養殖效果測試。結果顯示,經過250天養殖,與咸淡水池塘養殖花鱸相比,深水網箱養殖花鱸特定生長率提高8.33%,日均增重提高20.67%,肥滿度提高7.18%;肌肉粗脂肪含量下降21.76%,DHA含量提高54.0%,ARA含量提高44.3%,肌肉硬度提高11.13%、彈性提高27.31%,咀嚼性提高15.91%,土臭素降低 25.81%,二甲基異莰醇降低33.33%,深水網箱養殖花鱸肌肉品質更好。
測評專家組認為,廣東作為海洋大省、漁業大省,推動海水養殖從近海沿岸向深遠海擴展,是優化海水養殖空間布局、促進全省海水養殖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然而,目前適合深遠海大型網箱養殖的品種比較單一,現有可養品種均存在養殖效益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等不足,亟需開發和拓展新的深遠海大型網箱適養品種;建議有關主管部門將花鱸作為廣東拓展深遠海網箱養殖的備選品種,加快推進全省深藍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