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所組織大亞灣紫海膽增殖放流活動
詳細介紹
8月9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承辦的“大亞灣紫海膽增殖放流活動”在大亞灣中央列島海域舉行,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大規模的南方紫海膽增殖放流。來自南海所、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廣東水產學會、惠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等8家單位和組織的領導、專家以及有關媒體記者、當地漁民群眾等60余人參加了現場放流。 在活動現場,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組織專家組對增殖放流進行了現場驗收。專家組聽取了負責人南海所陳丕茂研究員作的情況介紹,審閱了增殖放流工作報告和苗種檢驗檢疫報告等相關資料,隨機抽樣查驗了紫海膽苗種,考察并參與了放流,確認本次放流殼徑1.2cm~2.5cm和0.5cm~0.8cm的紫海膽苗種分別為443.7萬粒和562.5萬粒,其中標志放流1.5萬粒,合計放流達1006.2萬粒。 南海所攻克了“南方紫海膽人工育苗和中間培育技術”,并提供大亞灣本地紫海膽親本,與有資質的合作育苗單位進行了南方紫海膽大規模繁育。此次成功進行南方紫海膽增殖放流,實現了海洋牧場關鍵實用技術的應用和推廣,走出了增殖放流產學研有機結合的新路子,將為廣東乃至我國東南沿海紫海膽資源及其產業的恢復和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 Copyright ? 2008-2009 ICP備案號:粵ICP備xxxxxxxx號